市十五次黨代會提出打造哈爾濱“冰雪文化之都”戰略,對于后冬奧時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思想,對于引領哈爾濱冰雪經濟、冰雪運動產業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日前,市政協就創新發展我市冰雪運動產業、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打造哈爾濱“冰雪文化之都”進行專題調研。期間,科教衛體委會同發改、工信、文旅、體育、教育等相關部門,召開冰雪運動產業、冰雪裝備產業、冰雪文化旅游及文體旅融合發展座談研討會,到廈門市、成都市學習考察,實地踏查我市部分企業、院校,撰寫《創新發展冰雪運動產業 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 助力打造哈爾濱“冰雪文化之都”》調研報告。
01 繁榮發展冰雪創意文化引領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
應樹立大冰雪創意文化觀,拓展我市冰雪文化產業新境域,推動創意文化與冰雪裝備、冰雪體育、冰雪旅游深度融合,推動冰雪文化再創造,生產高附加值文化創意產品,引領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
1.發展冰雪主題創意文化產業。應從大視角、大維度出發,以冰雪為媒,推進信息服務業、智數產業、動漫游戲業、設計服務業、現代傳媒業、藝術品業等文化創意產業向冰雪產業延伸,形成多種創新業態。
2.推動文化創意與冰雪裝備互融。發揮大學、大所和大型冰雪企業創新優勢,突出裝備制造工藝設計和智能數字技術應用,推動冰雪運動場地裝備、可穿戴式運動裝備創新發展。
3.推動文化創意與冰雪體育互融。發展數據驅動的冰雪體育新業態新模式。一是打造成長型智數產業。推進5G與VR/AR、4K/8K超高清視頻等技術相結合,打造智能教練、智慧場館、在線健身等體育傳媒融合的成長型、潛力大的新興智數產業。二是發展智能體育運動產業。積極發展可穿戴式運動裝備、虛擬現實運動裝備、應用軟件及輔助工具,推進數字化生產、數字化運營、數字化消費。三是推進冰雪電競產業發展。引進一批電競賽事運營企業,構建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的大型電競+冰雪賽事運營模式。加快發展以職業俱樂部和職業賽事為核心內容的冰雪電競產業,推進冰雪電競產業生態建設。
4.推動文化創意與冰雪旅游互融。一是用冰雪文化創意挖掘旅游資源。引入冰雪文化創意要素,對五常市鳳凰山景區進行冬季冰雪項目設計,打造成四季旅游地。二是用冰雪文化創意創造旅游產品。把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雕博覽會打造成大型城市冰雪景觀VR秀場等。三是用冰雪文化創意營造旅游環境。在冰雪景區、城市廣場等建設冰雪雕塑、冰雪地標景觀,推出極速滑道、浪漫飄雪、冰室酒吧等更多冰雪體驗場景。四是用冰雪文化創意強化旅游營銷。五是用冰雪文化創意引領旅游消費。
5.推動冰雪文化再創造。一是深度挖掘冰雪文化本質。成立冰雪文化創意主體、冰雪產業主體聯合的冰雪文化創新聯盟,利用市場手段,集中力量打造冰雪項目。二是創新冰雪文化形式。以冰雪藝術、現代冰雪演藝、冰雪民俗、冰雪影視為重點,打造沉浸式的冰雪文化展現和體驗場景。三是借鑒冬奧冰雪文化創新成果。應把冬奧賽場作為冰雪文化的大觀園、博物館,推動冰雪文化、冰雪藝術、冰雪運動、冰雪旅游、冰雪經貿嫁接融合。
02 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做強我市冰雪裝備產業
應積極配合黑龍江省冰雪產業園區建設,并對入園本地企業,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提高我市冰雪裝備產業在國內外市場競爭力。
1.積極推動冰雪產業園區建設。相關部門應積極行動起來,快速高效推動擬落戶到我市的冰雪產業園區建設,促進冰雪全產業鏈集聚發展。一是制定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依據省里提出的冰雪裝備規劃內容和冰雪體育、冰雪文化、冰雪旅游規劃內容,合理設計產業設施布局。二是推出扶持政策。針對不同類型企業,分別采取相應扶持政策。三是注入引導資金和扶持資金。四是加大融資力度。
2.做好冰雪裝備產業規劃銜接。依據《黑龍江省冰雪經濟發展規劃(2022—2030)》,編制《哈爾濱市冰雪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及實施計劃,指導相關責任區縣(市)編制冰雪裝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構建省、市、區縣(市)三級政策體系。
3.大力支持企業開發市場。協調冰雪裝備企業積極參與冬季冰雪體育運動大會、青少年冬令營、青少年冰雪競賽、冰雪進校園等活動,開展冰雪裝備推廣示范應用。引導冰雪裝備企業向冰雪健身休閑服務業延伸,拓展企業在冰雪場館、冰雪運動特色小鎮,在滑雪、滑冰、登山、徒步等多種健身休閑運動市場空間的營銷,擴大冰雪裝備消費升級。
4.積極爭取資金支持。應積極爭取省新產業投資集團設立的冰雪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支持,對冰雪裝備產業項目落地,以及冰雪裝備企業科技研發、生產制造、品牌創建等給予政策傾斜。對冰雪裝備小巨人企業和具備上市潛質的企業給予重點投資,形成一批上市冰雪企業。
5.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應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冰雪裝備產業的重要途徑,瞄準國內外行業龍頭、骨干企業開展招商。在招商資金中設立專項冰雪產業招商資金。
6.培育龍頭骨干企業。成立由政府科技部門牽頭,哈工大、哈工程等大學和龍頭骨干企業參加的哈爾濱冰雪裝備產業創新聯盟,重點推進5G、超高清、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冰雪裝備產業相關業態中的深度應用。推進關鍵技術聯合攻關,以專項補貼的形式鼓勵企業開展自主研發中心建設。建立產品質量標準體系,鼓勵企業對接國際標準,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研發制造冰雪裝備產品。支持企業建立品牌戰略規劃和品牌培育體系,創建和培育自主品牌。在冰雪場館配套設施和冰雪運動服裝等領域,開展骨干企業重點培育。
03 以冰雪賽事為引擎打造國際冰雪體育名城
應以“謀賽促產、興業惠民”為發展理念,以賽事國際知名、場館全國領先、冰雪產業高度發達、冰雪體育資源輻射全球、冰雪健身蔚然成風為發展目標,發揮冰雪賽事產業的聯動功能,促進冰雪賽事與裝備、旅游、餐飲、住宿、康養、文化娛樂、商業商務、農業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為冰雪產業增加新動能,形成冰雪經濟新增長極。
(一)拓寬謀賽思路,引導冰雪賽事市場化、多元化發展
應把市場化、多元化發展作為驅動冰雪賽事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提高冰雪賽事服務整體質量和效益,增強冰雪賽事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1.大力推進賽事“管辦分離”。一是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將適合由市場主體舉辦的冰雪賽事,交由具有舉辦實力的賽事企業承擔。必須由政府舉辦的賽事,可通過購買服務方式交由企業承辦。二是發揮政府激勵作用。增加政府賽事獎勵資金額度,激發民營賽事公司市場活力。培育以市場主體為主、政府資金引導為輔的本土專業賽事執行機構。三是發揮政府引領作用。以舉辦國家、國際大賽為契機,發揮哈體院、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各類冰雪市場主體優勢,積極吸引國際國內著名體育經紀、體育金融、體育保險、體育咨詢等體育中介機構入駐,提升冰雪賽事市場化配置水平。四是加強政企合作。應與賽事企業合作,積極申辦國際影響力大的冰雪賽事,同時申辦國家、洲際、世界單項冰雪賽事。
2.提升冰雪賽事管理科學化水平。一是出臺《哈爾濱市冰雪賽事活動管理辦法》。完善我市冰雪賽事領域規章制度、標準體系,加強冰雪賽事分級分類管理,提高賽事科學化管理水平。二是提升政府服務冰雪賽事質效。構建冰雪賽事“認定—評估—扶持”一體化管理體系,公示各類賽事舉辦條件、規范要求和賽事基本信息,為辦賽主體提供信息服務和申請政府補助項目等便利。三是建立賽事綜合管理服務工作機制。四是建立冰雪賽事申辦聯盟。成立冰雪賽事申辦聯盟機構,統籌申辦國家、國際級冰雪賽事。
3.推動冰雪賽事品牌化發展。一是加快推進我市冰雪賽事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冰雪賽事標準體系,引導辦賽機構提升冰雪賽事品質。二是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激勵開發具有延續性和宣傳性的聯賽、季后賽、冠名賽和邀請賽,建立健全冰雪項目U系列賽事體系,打造一批自主品牌賽事IP,加強冰雪雕塑賽事等我市本土特色品牌系列賽事培育。鼓勵各區縣(市)舉辦“一區縣(市)一品牌”賽事。三是打造滑雪、滑冰、冰壺常年品牌賽事。
4.推動冰雪賽事集聚化發展。依托亞布力滑雪場和即將建設的綜合冰雪賽事場館,加快形成賽事集聚效應,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冰雪體育賽事集聚區。依托太陽島公園、冰雪大世界、沿松花江景觀區、帽兒山等戶外運動資源,建設冰雪戶外運動項目場館,舉辦U形槽、冰雪小輪車等戶外極限運動賽,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戶外冰雪運動賽事集聚區。加強冰雪體育賽事與文化、旅游、康養、商業融合力度,打造具有冰城夏都文化特點的冰雪體育賽事融合發展區。
5.推動冰雪賽事職業化發展。一是先業余后職業。鼓勵各類業余冰雪體育俱樂部舉辦賽事,向職業俱樂部方向發展。二是職業俱樂部實行股份制經營。實現俱樂部資產的資本化、社會化和資產的增值。三是挖掘盈利模式。向商業開發求效益,如品牌冠名盈利、明星代言帶貨盈利、融資盈利及銷售冰雪體育產品(紀念品)盈利、運動員轉會盈利等。
6.推動群眾性冰雪賽事平臺發展。一是開展傳統冰上項目重回校園活動。將滑冰和冰球等項目納入體育課程考核內容,推動百萬青少年上冰雪體育課。開展全市中小學校內、校間滑冰和冰球比賽,區縣(市)聯賽、全市競賽。二是推出青少年冰雪競賽項目。將速滑、花樣滑冰、冰球、滑雪等項目納入市級青少年冰雪競賽計劃,健全青少年U系列冰雪賽事體系。三是培育青少年俱樂部賽事。創新辦好青少年冰雪體育俱樂部聯賽、少兒體育聯賽等青少年賽事活動。四是打造冰雪迪士尼趣味賽。在冰雪大世界、太陽島公園、防洪紀念塔沿江帶等名勝景觀區,開展大眾速度滑冰接力賽、冰爬犁接力賽等賽事運動。五是推動群眾性冰雪運動普及。利用工會會費補貼會員、政府發放定向消費券等形式鼓勵引導社會大眾參與冰雪運動,將政府出資的冰雪活動補貼獎勵給冰雪俱樂部。引進成都尖鋒旱雪滑雪項目,把季節性運動變為四季運動,打破我市滑雪春夏秋三季冷局面。
7.優化賽事時空布局。一是科學合理布局全年賽事。根據賽事舉辦時間規律,注重室內外賽事相結合,冬季項目與夏季項目相結合,營造“月月有大賽、周周有小賽”的辦賽氛圍。二是加大重大節慶、公共假期、傳統節日賽事供給。合理延長賽事節慶活動時間,滿足群眾觀賽需求。三是豐富夜間賽事活動。優化觀賽配套服務,打造“國際范”“時尚潮”的夜間賽事消費模式。
(二)加強冰雪體育設施建設 打造國際冰雪體育名城載體
應分級分類推進體育設施建設,建管并重,努力形成布局均衡、多元融合、開放惠民、科技智慧的冰雪體育設施發展新格局。用好賽事遺產資源,著力加強大型體育場館的有效利用、綜合利用和持久利用。
1.推進大型冰雪競賽設施建設。根據我市申辦國家、國際級高水平冰雪賽事進展情況,穩步推進大型冰雪競賽設施建設。根據城市人口規模,建設世界高標準大型體育公園綜合體。推行公園和場館設計、建設、運營管理一體化模式。實行社會資本投入和企業化運營。
2.補齊群眾冰雪運動健身設施短板。發布《哈爾濱市家門口冰雪運動空間設置導則》。大力推進全市綜合冰雪運動場和全民冰雪健身設施建設,重點推動“家門口”冰雪運動空間建設。合理利用冰雪體育設施建設獎勵資金,激勵社會主體利用公園綠地、健身步道等建設冰雪體育設施,實現社區居民冰雪運動健身“舉步可就”。
3.提升冰雪體育設施運營效率。一是鼓勵市場主體參與運營管理。二是推行經營性冰雪體育設施設計、建設、管理和運營一體化模式。三是加快智能冰雪體育設施建設。四是加大公共、社會冰雪體育場館公益開放惠民力度。五是加強對公共冰雪體育場所設施評估督導。
(三)推動冰雪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增強國際冰雪體育名城活力
應構建與國際冰雪體育名城定位相匹配的現代冰雪體育產業發展格局,形成冰雪體育產業強勁增長極,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冰雪體育消費需求。
1.培育壯大冰雪市場主體。一是加快制定冰雪產業標準。應積極主動與冰雪體育職業學院對接,動員組織各類冰雪產業協會、冰雪企業制定本行業、本企業標準,打造品牌標準,成熟后及時上升為國家標準,真正掌握冰雪運動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引領各類冰雪企業向我市聚集。二是推動明星企業上市。培育2家以上商業模式明確、資源整合能力強的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三是實施重點冰雪體育企業招引計劃。引進一批位居產業鏈高端、價值鏈核心,對我市冰雪體育產業發展具有支撐力、帶動力、輻射力的項目。四是實施重點冰雪體育品牌培育計劃。鼓勵小微冰雪體育企業特色化發展、專業化運營、精細化管理,培育一批符合我市冰雪體育產業發展方向的“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五是發揮各類冰雪產業協會作用。協調企業和企業、企業和高校組建戰略聯盟,引導市場主體開展經營資源互補、成本風險共擔、經營利益共享的項目合作。六是加快冰雪體育社會組織市場化、實體化進程。逐步將群眾冰雪體育運動健身、競賽表演活動、體育場館服務、體育業務培訓等交由符合條件、運行良好的冰雪體育社會組織承擔。
2.引導冰雪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實施“冰雪體育+”工程,重點推進體教融合、體醫融合、體旅融合,促進體育與文化、科技、養老、會展、傳媒、金融等復合經營。一是推動體教融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支持社會力量進入校園,引進社會冰雪體育培訓機構為學校冰雪體育課外訓練和競賽提供指導,大力發展青少年冰雪體育培訓業。二是著力發展體醫融合。加快構建由科學健身咨詢與指導服務、運動健康促進中心和運動健身大數據應用等組成的體醫融合產業鏈。三是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積極謀劃冰雪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線路、目的地,突出特色冰雪體育旅游小鎮打造,統籌綜合開發與冰雪場館建設,打造一批國家冰雪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四是推動體育與文創融合。發展冰雪體育影視、動漫、競技游戲及其衍生品開發等冰雪體育數字產業。五是推動體育與會展等融合。利用大型冰雪體育場館設施,舉辦冰雪產品展會、冰雪競技賽事、高峰論壇等大型冰雪活動。六是營造冰雪體育生活場景。加快建設一批具有國際水準、功能復合、業態集聚的冰雪文商體旅綜合體。
3.大力發展滑雪產業。應積極打造以滑雪運動為基礎,滑雪旅游為主體,滑雪賽事、裝備制造、運動培訓等為關聯的滑雪產業鏈體系,做強滑雪產業。一是對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進行功能再造。加強“滑雪+旅游”融合、“滑雪+醫療”融合、“滑雪+商業”融合。二是推動滑雪賽事市場化運作。發揮我市冰雪賽事申辦聯盟作用,統籌承攬國際、國內高水平滑雪競技項目賽事,廣泛開展大眾滑雪娛樂賽事。三是建設滑雪裝備研發制造基地。引導市內外機械制造、五金加工、服裝等相關企業轉型進入滑雪產業鏈,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滑雪裝備研發制造基地,吸引國內外高端滑雪裝備生產企業入駐。
4.激發冰雪體育消費活力。一是拓展冰雪體育消費新內容。順應商業變革和消費升級趨勢,打造冰雪體育服務在線對接、冰雪運動體驗即時分享、冰雪體育社交互聯互通等云上新體驗。二是構建新型冰雪體育消費生態。鼓勵使用數字化技術開發沉浸式冰雪體育體驗產品,大力發展周末、節假日和夜間冰雪體育經濟。加強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打造“冰雪運動哈爾濱大數據服務平臺”。三是深挖冰雪體育消費增長潛力。完善冰雪體育產業統計和冰雪體育消費統計調查工作制度,科學引導市民消費。
5.壯大冰雪人才市場。一是實施冰雪體育優秀人才招引計劃。發揮招引優秀冰雪人才激勵政策作用,吸引國內外頂尖冰雪體育人才參與哈爾濱冰雪競技體育發展,落實享受安家補貼、入戶入學等人才政策。二是加大培養力度。大力培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本土冰雪體育明星,支持本市知名冰雪體育人士任職國際國內冰雪體育組織、成立名人俱樂部。鼓勵冰雪體育院校優化專業設置,培養一批場館運營人才、賽事組織人才、冰雪體育競技人才、冰雪體育營銷人才和專業冰雪體育團隊。三是創新冰雪競技體育人才發現、選拔、培養機制。以滑雪、滑冰、冰球、冰壺等項目為重點,實現跨省、市雙向交流和輸送等多元化選材培養機制,拓寬運動員的成長途徑,拓寬人才輸送通道。四是加強運動員隊伍建設。五是提升教練員執教能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和較高執教水平的領軍型教練員,建立一線教練員定期服務基層選材和指導訓練工作機制。
04 創新“冰雪旅游+”模式持續提升冰雪旅游市場競爭力
應積極應對冰雪旅游市場同質化競爭形勢,實施創新提升行動,打造文化+產業+旅游三元融合體,保持市場競爭優勢。
1.堅持打造融合體原則。依據融合發展、綠色生態、創新驅動、主客共享、聯動輻射的原則,將具有文化價值的優秀人文資源和具有品牌價值的優勢產業資源集聚整合為旅游吸引物,以文化體驗、運動健身、休閑娛樂、度假養生為導向,將文化、產業、旅游三類資源打造成多功能、多業態、深內涵、重體驗的融合發展集聚區,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商、體、養九大需求。
2.豐富融合體類型。推進農業、工業、商業、科技、環保、健康養生、體育、演藝、教育、金融保險等產業同文化和旅游融合,形成三元融合經營模式,全方位展現哈爾濱冰雪文化之都旅游新業態,激發優勢集聚效應、傳承創新效應、復合聯動效應、產業增值效應、轉型升級效應和示范輻射效應。
3.精心打造我市旅游融合體。市、區縣(市)文旅部門應與度假區密切合作,精心規劃布局,打造成全要素參與的三元融合旅游示范綜合體。對太陽島公園、冰雪大世界、伏爾加莊園、楓葉小鎮等,根據現有業態和發展空間狀況,引入部分優勢文產旅資源,打造成部分要素參與的三元融合旅游品牌綜合體。
4.持續宣傳推介。一是實施冰雪文化旅游傳播工程。做大冰雪IP,全面宣傳推介冰雪資源,持續提升冰雪文化之都知名度、美譽度。二是運用好新媒體、自媒體平臺,打好“熱賣冰雪”組合拳。三是深耕國內外客源市場。加大向長三角、珠三角推介力度,將產品“賣出去”,將游客“引進來”。抓住中俄友好合作年契機,深化與俄羅斯沿邊州區交流合作。與國際冰雪協會合作,把哈爾濱“冰雪文化之都”推向世界。四是成立哈爾濱國際冰雪旅游聯盟。吸納涵蓋冰雪體育、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冰雪文化領域的成員單位加盟。
來源:哈爾濱日報 陰祖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