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委員:
城市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活福祉,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當前,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冬春氣候多變,企業接續復工復產,大中小學校相繼開學,經濟活動日漸頻繁增多,人員流動持續加大。特別是正值節后復工復產關鍵時期,趕工期、搶產量、安全管理容易出現缺位;新上崗、輪崗、換崗人員增多,容易出現思想松懈、安全意識滑坡。我市城市運行安全面臨較大壓力。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市基礎建設加快推進,應急體系建設日漸完善,城市運行總體平穩。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藝廣泛應用,新產業、新業態、新領域大量涌現,城市運行系統日益復雜,安全風險不斷增大。哈爾濱作為東北亞中心城市,功能集約、要素集聚、人口集中,承擔著發揮省會城市的龍頭帶動作用,建設“六個龍江”、打造“七大都市”的重要任務,防范化解各種安全風險、確保城市公共安全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市政協黨組對城市運行安全問題高度重視,經多次研究決定將“提升安全風險防控能力,推進城市運行安全體系建設”作為2023年市政協常委會議題進行重點協商,旨在發揮政協職能作用,為保障我市運行安全和生產安全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政協委員精英薈萃、人才濟濟,具有智力密集、位置超脫、聯系廣泛的獨特優勢,很多委員就工作在安全生產第一線,對消防安全、建設管理、安全生產、交通運行、設施保障等諸多領域的實際狀況最為知情。為了更好地匯聚委員的智慧,集思廣益,使我們的議政協商工作更加深入、科學、全面,提出的意見建議更具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需要委員們積極參與、支持加強城市運行安全和生產安全工作。為此,市政協擬在省(駐哈)、市、區(縣)政協委員中開展“我為城市安全獻一策”活動,重點圍繞消防安全、建設工程、交通運行、安全生產、設施保障等領域的城市運行和生產安全問題,征集廣大委員的意見和建議。
政協委員要深入調研積極行動起來,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參政議政,多謀務實之策,以科學觀點分析現狀和問題,認真梳理薄弱環節,借鑒先進城市的經驗做法,研究整改和應對措施,特別是針對安全防控體系建設中的主體責任清單、全流程能力建設、風險監測和預警能力提高、風險響應與處置以及自然災害保障體系、科技保障、專業隊伍、安全文化、社會多源共治機制、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要以發展的眼光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建議,切實推動我市城市運行安全和安全生產能力水平不斷提升。
建言獻策可以是嚴謹闡述的調研報告,也可以是情況詳實、問題準確、措施可行的提案或建議。活動期間,您可以將建言獻策材料發至郵箱: fz87686810@126.com。
也可以給我們寫信(來信請寄:哈爾濱市道里區田地街99號 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郵政編碼:150010),就如何加強城市運行安全和生產安全提出您的真知灼見。歡迎廣大委員踴躍參與,積極獻計獻策。
本次活動時間為2023年2月21日至5月10日。
為了我們生活的家園更加安全、更加和諧、更加美好,期待您的積極參與。
政協哈爾濱市委員會辦公廳
2023年2月21日
?
?
“我為城市安全獻一策”參考提綱
1.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運行安全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牢固樹立城市安全發展的理念;
2.強化我市城市運行安全組織架構,從大應急視角推進城市運行安全頂層設計,提高統籌協調力度,堅決避免“九龍治水”和“無龍治水”;
3.從政策性、制度性角度出發,如何完善我市城市運行安全法律法規;
4.明確我市城市運行安全考核問責制度,涵蓋組織處理、紀檢監察、審計監督等方式,建設城市運行安全責任追究體系;
5.堅決打擊破壞城市運行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我市城市運行安全;
6.我市城市運行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存在的制約與困難;
7.與國家要求、先優地區相比,我市城市運行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還有哪些需要著力提升的領域;
8.如何推進我市城市運行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評估機制;
9.強化城市運行安全過程管控,開展安全風險脆弱性分析,生產經營單位如何落實安全風險研判;
10.注重源頭治理,把牢清單項目準入關,探索制定我市城市運行安全專項規劃;
11.完善城市運行安全風險共擔機制,細化風險管控職責;
12.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我市全面復工復產后,城市運行安全風險變化情況及應對舉措;
13.推進我市城市運行安全風險脆性分析防控常態化保障體系建設,提升城市運行安全韌性功能;
14.如何提高我市災后恢復重建能力,提升城市運行安全的韌性發展能力;
15.建立城市運行安全災后調查評估制度,開啟災后學習過程,提升危機預警能力;
16.結合我市實際,如何強化城市運行民生領域安全,涵蓋校園安全、旅游安全、餐飲安全及公眾聚集性活動安全等領域;
17.針對交通安全、燃氣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事故多發頻發領域,談談我市如何更好開展城市運行安全專項治理;
18.科學分析我市疫情防控情況,做好公共安全衛生事件防控及制度機制建設;
19.如何守牢公共安全底線,提升我市公共安全事件處置能力;
20.強化我市基層城市運行安全社會治理,將風險防控能力納入網格員職責;
21.如何強化我市城市運行安全風險監測識別機制,打造一只社會化、專業化、職業化防控隊伍;
22.如何夯實我市生產經營單位的城市運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23.強化我市城市運行安全科技保障,如何充分運用區塊鏈、5G、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建設城市運行安全信息化平臺,啟動“哈爾濱智慧安全”工程;
24.營造城市運行安全文化建設,落實群防群治,提升全民安全防范責任意識;
25.做好群眾的心理健康疏導工作,避免出現極端惡劣的安全風險事件。
來源: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