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做好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工作,在充分開展市內調研和網上調研的基礎上,市政協常務副主席王鏡銘組織召開座談會,與市工信局及部分委員就如何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推動“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交流。6月5日至11日,王鏡銘帶領調研組赴昆明、攀枝花、成都圍繞“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企業”進行專題調研,進一步學習外地先進經驗。

調研組先后到昆明市多寶電纜集團、攀枝花市航鈦新材料有限公司、成都睿樂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業進行調研,并召開座談會。調研期間,調研組詳細了解三個城市政府對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的宏觀規劃、支持政策、產業生態構建、營商環境建設、政校企合作等相關情況;了解了企業的生產、研發、銷售、技術創新、金融保障、人才培養與引進、“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申報、與政府部門對接解決實際問題等情況。

調研組認為,通過對三個城市的調研,看到了差距和不足。近年來,成都市出臺系列政策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成效顯著。目前,成都已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戶,居全國第八、副省級城市第五,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47戶。而我市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僅為36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64戶,與成都市相比,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很大的差距。昆明市和攀枝花市也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昆明市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出臺八個方面16條措施,僅2023年就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03家。攀枝花市充分利用礦產資源豐富優勢,助力礦產資源深加工企業發展,培育了一批“專精特新”企業,為工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我市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為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應強化機遇意識,堅定發展信心,充分挖掘我市“專精特新”企業的成長潛力,積極借鑒發達地區做法,提出符合我市發展實際的建議,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調研期間,調研組還就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了交流研討。大家一致認為,作為政協機關黨員干部,要立足專門協商機構的性質定位,進一步加大調查研究力度,做到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域內與域外相結合、橫向與縱向相結合,不斷研究新情況、發現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積極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科學化建議,為我市振興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來源:市政協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