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獻策
從人入手助推鄉村振興 ——市政協委員、地利集團哈爾濱哈達農副產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曹心怡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鄉村人口是鄉村振興的主體,鄉村人口數量和結構的變化、鄉村人口的走向事關鄉村振興目標能否實現。
一、準確客觀全面地看待鄉村人口現狀。近年來,鄉村人口空心化、老齡化趨勢明顯,鄉村常住人口大比例外流,且呈現加速流失趨勢;鄉村青壯年勞動力普遍外出務工經商,鄉村活力不足;受教育環境影響,新一代農民工及其子女將長期外流,鄉村常住人口以老人為主,使得鄉村老齡化進一步加劇。
二、大力發展鄉村產業,是促進人口返鄉的基本抓手。一是做強做大現代農業,大力發展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促進農村土地經營規?;?,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二是發展鄉村富民產業,培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從產業實際情況出發,發揮資源優勢、傳統優勢和區位優勢,開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鼓勵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產品認證,加強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打造一批“鄉字號”“土字號”,打造地方特色知名品牌。三是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依托農林牧漁產業發展基礎,聚焦鄉村資源優勢,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保障供給鏈,完善利益鏈,讓更多農民分享農產品增值收益。四是大力發展鄉村電商,讓農產品產得出來、賣得出去,利用鄉村電商擴大農產品銷路,促進鄉村建設;通過鄉村電商的發展,吸引培育一批創新創業的人才,擴大鄉村創業就業容量。
三、充分發揮鄉村能人的帶動作用。一是要發現重用本地能人,本地能人在鄉村建設運營中能發揮重要作用,鄉村的發展離不開鄉村能人的引領,同時要大力培養本地能人,可以依托黨校在黨員干部培訓中重點培養能人,提高鄉村能人引領推進鄉村振興的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二是鄉村振興要引導更多能人回鄉,用好返鄉能人,對農民脫貧致富和繁榮鄉村經濟意義重大。出臺鼓勵“能人回鄉”政策,以此盤活農村空閑農房資源,引領、鼓勵和引導更多熱愛家鄉、有經濟實力的社會名人返鄉創業興業,反哺家鄉建設。三是深化農村青年對“三農”的認知,加強 “三農”知識教育,培養更多“懂農村、懂農業、懂農民”的青年,讓更多的人了解鄉村,時刻把握“三農”的走勢和動向,最大限度地激發農村青年的內生動力。
四、加大政策傾斜,讓能人回得來,留得住。對胸懷鄉愁、想返鄉創業的鄉村青年、退伍軍人、大學畢業生、企業家等要積極為其提供機會、創造條件。在金融服務、用地用電、物流運輸、社會保障等方面給予積極扶持,創造出良好的營商環境,消除他們干事創業的后顧之憂。針對鄉村干部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年齡偏大等問題,要鼓勵和吸引大學生回鄉發展,并將其充實到村領導班子中,對鄉村振興能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同時要進一步完善保障和服務措施,讓能人回得來、留得住,避免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使其能全力為鄉村振興添活力、強動力、增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