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在市政協副主席趙罡的帶領下,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組織市直相關部門圍繞“予‘老房子’以新生,給城市以未來——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的歷史文化建筑保護利用”開展專題調研。

調研組實地踏查了道里區中央大街的端街步行街、肖克庭院、大安街、紅專街輔街及東風街哈爾濱猶太總會堂,詳細了解歷史文化建筑活化利用情況和未利用院落現狀;走進道外區中華巴洛克三期改造項目現場,聽取項目進展情況,與中華巴洛克三期首開區和一、二期建成區的商戶、展館負責人交流,深入了解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的經營業態、商戶效益和產城融合情況;走訪南崗區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吉林街捷克斯洛伐克駐哈爾濱領事館舊址和果戈里大街亞細亞電影院、和平電影院,查看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修繕和利用情況;深入香坊區亞麻廠住宅區、香坊火車站、水塔和白毛將軍府等工業建筑遺存,詳細了解其產權歸屬、管理保護和活化利用情況。


調研組認為,我市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應高點定位、統籌謀劃,從保護、挖掘、利用三個角度著手,把城市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活化利用與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業態重塑、城區環境整治提升有機結合起來,集中力量、突出重點、分步推進,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應創新活化利用思路,多渠道爭取籌措資金,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和工業建筑遺存的修復和更新,深度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加大招商力度,引入更多新興業態,形成具有文化、商業、旅游等復合功能于一體,產業多元、景觀優美、風格獨特的特色文化主題街區,進一步提升中外游客和廣大市民的消費吸引力,全方位釋放文旅消費潛力,推動文旅融合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源:市政協全媒體工作室李威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