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設置區域性青少年綜合素質培養中心的建議——民進哈爾濱市委員會
建言獻策
為減輕青少年學習負擔,改善中小學教育的質量,促進國民素質的提高,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雙減”政策。然而,如何在“雙減”政策實施的基礎上,合理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時間培養和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仍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青少年雙休日和寒暑假時間利用現狀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各地對于填補節假日補習空白的配套體系建設仍顯匱乏。這類配套體系本應由基層組織牽頭建設,但各街道社區缺乏經濟實力和運營思維,此類社區培養機構的建立也在面臨社區內無地可用的現實問題時捉襟見肘,同時也造成青少年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較少。與此同時,許多參與性單一素養提升項目應運而生,但消費過高。在參加這些單一項目時,青少年及家長往往缺乏系統性規劃,讓家長和孩子同時喪失來之不易的節假日休息時間。對于大多數青少年而言,這種時間安排既不利于青少年身體放松和恢復,也不利于其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二、區域性青少年綜合素質培養中心設置的建議
一是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建立試點區域性青少年綜合素質培養中心,選取具備豐富育人培養經驗和建設管理經驗的兩方面人才進行合作,爭取從政府層面拿出中心建設可行性方案。用初期方案進行宣傳,吸引第三方投資,保證培養中心建設過程中和建設完成后的合理運營,為項目后期收益和可能的擴充打下堅實基礎。建議選擇合作運營模式,力求做到“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良性結合循環,在市場決定的有序流動下,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制,完善政府調節與監管,做到放活與管好有機結合,引導各類要素協同向先進生產力集聚。
二是系統規劃中心建設。以大型空置商場轉型為契機,為項目建設提供支撐條件,將空置的大型商場改造成青少年綜合素質培育中心,為青少年提供全面鍛煉和交流平臺。根據不同要素,建設適合不同年齡段的不同種類場所及相應配套設施,既提高青少年綜合性素質、滿足興趣愛好和社交需求,同時減輕家長負擔、合理促進消費。此外,利用青少年接受培養的時間,設置家長茶歇交流區以滿足成人社交需求,同時開展針對家長的公益性講座,讓家長在教育方法上得到提高。
三是靈活聘請在職教師。在客流較多的時候聘請有豐富教學經驗和溝通經驗的各年級在職教師,形成帶動效應和宣傳效應,借助在職教師的經驗完善培養中心教育體系,同時對在職教師薪資較低的現狀予以緩解。
來源: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書面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