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學社界別
深入學習領會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凝心聚力
九三學社界別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決擁護和支持改革決策,準確把握改革的總體要求,更好履行參政黨職能,為發揮科技領域優勢凝智獻策。為此,建議:
一、優化創新環境,激發創新活力。應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企業創新成本,提高企業創新積極性。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創新的良好氛圍,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和企業聚集哈爾濱。二、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推動產業集群式發展。應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作配合,形成產業集群效應。通過引導企業間開展技術合作和交流,推動產業鏈的優化升級和提質增效。三、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應充分利用現有科技資源和研發優勢,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引進和培養高端科技人才,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四、聚焦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難題,解決科研人員“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難點、堵點問題。建立區別于現行國有資產的管理規則,形成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清單,推進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將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績效作為對科研單位考核的重要指標,提高其作為科研人員職稱評聘、職務晉升、考核獎勵等相關指標權重。建立高校教師、科研人員與產業企業開放式、常態化交流機制。五、強化服務意識,提升企業服務質量。政府部門應加強對企業服務力度,及時解決企業在創新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建立完善的服務機制,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支持,推動企業快速成長壯大。
農工黨界別
精醫尚德 錯位突破推動市屬醫院高質量發展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就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作出明確部署。為進一步加強市屬醫院建設,構建與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醫院建設體系,提出建議:
一、以統籌整合為重點,提高市屬醫院發展建設水平。市屬醫院實行“一院一策”,通過功能轉型、業務整合、布局調整等方式,實現與省屬醫院錯位發展。指導市屬醫院制定債務化解方案,嚴控債務審批、新建項目審批和重大設備采購,穩妥化解存量債務。深入開展“提素質、樹形象”活動,提高醫務人員業務能力、改進工作作風,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二、以??平ㄔO為突破,提高市屬醫院醫療服務水平。推動一批專科達到國家或省級重點專科水平,鞏固并擴大醫院傳統優勢??朴绊懥Α8纳崎T診住院服務流程,提供入院辦理、醫保審核、出院結算等“一站式”服務。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做好就診環境適老化、無障礙改造,改善患者就醫滿意度。推進城市醫聯體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通過優質資源整合下沉,補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短板。
三、以人才科技為支撐,提升市屬醫院科學管理水平。選優配強市屬醫院領導班子,建立市屬醫院領導班子年度考核與醫院績效考核相銜接的綜合考評機制。開展“丁香人才周”等活動,推動人才引進,發展壯大衛生人才隊伍。多渠道爭取科研立項資金,開展醫療衛生新技術、適宜技術推廣。建立科研獎勵機制,激發衛生人員科技創新活力。推進全市醫療機構數據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實現數據互通共享。
工商聯界別
深化改革新征程 引領民營經濟共繪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提出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藍圖,為民營經濟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皟蓚€毫不動搖”的堅定重申,保障了民企在公平競爭中創新成長。我們將深入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促進“兩個健康”的重要作用。為此,建議:
一、加強法治營商環境建設,讓民企更具市場競爭力。全會提出,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金融法等一系列與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的重要立法修法任務。我們將加強與公、檢、法、司等部門合作,進一步助力民營企業提升合規經營管理能力,以法治護航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讓民營企業在市場中更有競爭力。
二、引領民企勇擔社會責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走向農村。全會提出,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我們將持續推動“萬企興萬村”行動,激勵民營企業在壯大自身同時,勇擔社會責任,引領企業投身建設和美鄉村,努力推動已實現村企對接的600多個村成為新型城鎮化的起點、新型工業化的選擇點。
三、持續深化政企溝通機制,助力民企轉型升級。全會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我們將聚焦“兩個健康”,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深化政企溝通機制,著力打通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卡點。持續推動涉企政策落地見效,依托金融、法務、數字服務,賦能民營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緊跟新質生產力發展步伐。
僑聯界別
以數字經濟改革推進新質生產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哈爾濱新篇章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了“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等重要任務。圍繞我市深入推進數字經濟改革、培育新質生產力,提出以下建議。一、加強基礎建設。全面提升新基建水平,對已建成的、在建的與未建成的要結合新的基建標準進一步提升完善。推動市場融資主體多元化,實現各類數字化資源合理流通。完善數字技術的政策保障體系,支持數字化產業做大做強。
二、實現重點突破。對于農業產業,改善農村數字化基礎設施,可在易實施數字化領域實現重點突破。對于工業企業,充分利用數據資源,加強客戶對產品需求的捕捉和預測,利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和信息基礎設施進行個性化智慧制造。對于服務業,發揮數字化流通的信息交換作用,不斷延長產業鏈,使服務更加精細化、個性化。對于城市管理,發揮城市治理數智化功能,構建社會治理預測、排查、防范、解決等系列數智化監測機制。
三、整合資源優勢。引導大學、大院、大所科研人員深入開展數字基礎理論和“根技術”研究,提升基礎研發和核心技術能力。發揮地域優勢,出臺鼓勵支持數字技術發展的地方政策和法規,吸引國內有實力的數字企業來哈投資發展。
四、確保數字安全。健全數字安全制度體系,提高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細化數據的密級,強化重點領域的數據保護。完善數字安全保障的政策體系和地方性數據流動制度,加強對數據的合規檢測,保障跨境數字資源交易、流通安全。
臺聯界別
以新質生產力激發哈爾濱發展新動能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統部署,為進一步推動哈爾濱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我市應在促進科技創新向新質生產力轉化方面下功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迭代形成的新質生產力在我市落地,激發哈爾濱發展新動能。
一、加快實施我市發展新質生產力專項行動,提升科技促進經濟發展實效。我市應圍繞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研究制定我市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行動方案,推進科研成果高質量落地轉化,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資金鏈有機融合,開辟我市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領域新賽道。
二、以新質生產力引領我市產業創新平臺建設。我市應建設產業科技創新平臺體系,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集中力量解決惠及我市發展的重點領域關鍵技術,部署實施一批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組建相關領域重點實驗室,創建更多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參與建設“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等國家和省部級產業創新平臺,參與籌建省部共建的清潔能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航空航天、信息智能、先進制造等領域,爭取國家在哈爾濱布局,為我市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原創性技術支撐。
三、把民營企業作為科技創新重要載體,提高我市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率。我市應深入破除市場準入壁壘,發揮民營企業具有靈活的市場反應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特點,支持我市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建議設立哈爾濱“科技成果轉化新質生產力獎”,獎勵成果轉化成效突出的企業。
來源:市政協黨派團體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