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組織農業界別和特邀界別部分委員、專家學者,聯動延壽縣政協,邀請市農業農村局、延壽縣農業部門和肉牛托管所負責同志以及畜禽養殖戶,共同圍繞“加強農村散養畜禽糞污管理,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召開“冰城商量”專題協商會議。市政協副主席胡寶忠出席會議并講話。

目前,我市肉牛和生豬存欄分別為61萬頭和215萬頭,散養戶占比均達50%以上,一家一戶房前屋后養牛、養豬仍然是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但與規模養殖相比,農村散養方式抗風險能力弱、收益低,不僅嚴重影響全市畜牧業健康發展,而且散養畜禽產生的糞便等污染物不能及時、有效地集中處理,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要難題。為解決農村散養畜禽糞便污染環境問題,市政協農業農村委多次組織委員深入區縣村鎮一線調研,與當地農業部門、鄉(鎮)村干部及肉牛托管所負責人交流,廣泛征求意見,為提升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推動鄉村生態環境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集智聚力。

會上,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同志圍繞會議主題作通報說明,與會政協委員就畜禽托管模式創新、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等方面與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并提出意見建議。經充分協商,與會人員就“加強農村散養畜禽糞污管理,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達成共識。
會議指出,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畜牧業發展,應創新農業經營方式,探索推進養殖“托管所”項目,改善鄉村生態環境,促進種養結合循環發展;尊重村民意愿,強化利益聯結機制,因地制宜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養殖大戶+基地+農戶等多種運營模式,將農民從養殖業中解放出來,開展多種經營實現增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進“托牛所、托豬所”標準化建設,健全技術服務體系,大幅提升勞動生產率和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水平,提高養殖業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引入龍頭企業或戰略投資者,將初級“托牛所、托豬所”改制為股份制大型現代化養殖場、養殖基地,實現村村聯合、整縣推進,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畜牧業振興發展、秸稈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提供借鑒,助推我市美麗鄉村建設。
來源:市政協全媒體工作室
李威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