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市政協民建界別持續擦亮“民建愛·同心行”社會服務品牌,積極落實龍粵合作深哈合作國家戰略,探索民主黨派助力鄉村振興新模式。在推動哈爾濱農產品品牌走出去問題上精準發力,創新舉措,深度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民建界別開拓多元化助力鄉村振興新思路,打造“一村一品一產業一模范”公益創投服務項目,首期實施地位于哈爾濱市道外區光明村和五常市學田村。現已建設完成2個村級公用品牌,打造了村干部創業典型唐艷麗和合作社創業典型王秀芬2個新型創業模范,落實了光明村種養循環一體化綠色水稻基地和學田村哈工大航天稻花香種植科研基地2個以技術帶頭人為主導的農業核心項目,社會服務總價值達400余萬元。民建界別充分發揮人才薈萃、資源豐富、聯系廣泛的優勢作用,邀請專家團隊為項目發展提供陪跑式服務,并聘請民建道外區基層委擔任“一村一品”推薦官,全程參與品牌推廣和銷售渠道建設,努力讓當地百姓享受到村級產業發展帶來的實惠。
民建界別以深哈合作為契機,推動民建農業農村委員會、哈爾濱農產品營銷行業協會與深圳市坪山區鄉村振興促進會達成“民建綠色餐桌”項目合作,在深圳建設“爾濱好物”深圳—哈爾濱特色產品展銷中心,經營面積1000平方米,已于8月20日正式開館。館內擁有國內第一家“稻香五常”官方體驗館、“雙城堡”區域公共品牌展銷中心和“民建綠色餐桌”展銷中心。現階段已有26家民建會員企業、130款哈爾濱地方特色產品入駐,涵蓋農產品、食品、手工藝品、農產品精深加工等多個領域,對接銷售近4000萬元。民建界別積極整合哈爾濱農業品牌資源,借助深圳的市場優勢和銷售經驗,引進多方資源助力哈爾濱九區九縣特色產品“出哈入灣”,充分展示哈爾濱的豐富物產和獨特魅力。
為進一步探討深哈區域產業合作新思路,搭建起兩地企業家跨省合作平臺,民建界別邀請深圳坪山區政府考察調研團前往深圳(哈爾濱)產業園,詳細了解產業園區的建設規劃、產業布局、招商引資、發展機遇,就如何充分利用深圳市場優勢和哈爾濱產區優勢,實現兩地經濟互補共贏進行深入交流。同時,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張玉彬帶隊赴深圳坪山區鵬盛鄉村振興館、中龍食品集團等地,就“民建綠色餐桌”項目進行調研考察,為項目在深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未來,民建界別將繼續發揮民主黨派優勢作用,通過“民建綠色餐桌”項目引領更多農產品品牌走進龍粵合作大舞臺,服務企業成長,對接優勢渠道,引領雙向合作,為鄉村振興和深哈合作貢獻更多力量。
來源:市政協委員聯絡工作委員會